注册新账号

《学习在线协议》

登录

忘记密码?

厦门全面推动教师校际交流工作 2018-05-08     来源:福建开放大学     阅读数:89227

     

厦门六中的特色心理教育课程引来了多校教师前来学习交流。 杨珊珊 摄(资料图片)

 

从厦门新店中心小学调到厦门翔安实验学校的彭玉珊老师在教残疾学生跳舞。 熊杰 摄

 

     核心提示:实施教师校际交流制度,被认为是实现教育均衡的破题之举。离秋季开学还有一个月,厦门市日前已正式启动了市直属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工作。作为继推动六个区内教师校际交流后为实现教育均衡采取的又一举措,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近年来,厦门六个区的教师校际交流工作进展顺利,交流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为推动教育均衡,厦门市教育局称将直面市属学校这块教师校际交流中“最难啃的骨头”。

    市属校教师也要动起来

    最近,一份“厦门一中将被随机派位到市内其他学校的50名教师名单”在网上被广为转载,并且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一大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热议。

    事实上,厦门市教育局早在去年11月就发布了《开展直属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意见》,今年夏天,厦门将正式让市属学校的教师资源“流动”起来。根据《意见》,此次教师校际交流的范围是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科技中学、厦门二中和厦门五中共7所市属中学。参加交流的老师应是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年教师交流的比例不少于应交流对象的10%。按照这样的要求,厦门一中的教师中可能要到其他学校交流的教师应该是50名中的10%,而非网上盛传的50人之多。

    此外,出于公平考虑,原计划参加交流的教师名单将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各相关学校学科应交流人数(不少于10%),并根据个人填报志愿进行电脑派位。在具体的调动中,教师的个人意愿、调动学科的匹配度等因素都将被尽量照顾到。

    7月底,记者从厦门市教育局了解到,按照此次交流工作的流程,交流的教师名单和派往的学校都已在7月份“尘埃落定”,7所市属学校20余名参加交流的教师将在新学期正式到位,教师们可在新学期开始前做好融入新校园新环境的准备。

    其实从2009年起,厦门就开始在思明区和海沧区实行教师的校际交流,并逐步推广到全市六个区,具体做法是以区域为单位,各区内部实现校际的教师资源交流。2010年,厦门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教师统一绩效工资标准和统一编制标准,“同城同薪”和“同城同编”为教师流动扫清了待遇方面的障碍。到目前为止,厦门各区教师校际交流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均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

    然而,由于我省的教师校际交流是以区域为单位,此前厦门市的直属学校并没有融入区域间的教师校际交流中去,此次市属中学的加入,可以说是厦门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工作面临的最后一个“堡垒”。另一方面,厦门市教育局也坦言,在市属的这7所中学间开展教师交流工作,可以说是教师校际交流中 “最难啃的骨头”。

    政策引发热议

    根据《意见》,此次教师校际交流实际上是师资的一次调动,原定选定为交流对象的老师将连人事关系一起被调到新学校,而参加交流的老师如果6年后年龄还在45周岁以下,还可以继续参加交流。

    “‘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一中在我心中是比大学更像大学的地方,少任何一个老师何以成一中。”一名厦门一中的学生在得知本校可能有一批老师会被调动后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转发、评论。面对市属中学教师校际交流,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少家长对此也流露出担忧:“经常要换老师,孩子们要不停地适应新老师,学习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 “连初三的老师都有可能会被调走,孩子的中考成绩谁来保障呢?”……

    而即将面临“挪窝”的7所市属中学的老师们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年29岁的吕老师2006年来到厦门六中任政治课老师,在听闻教师交流的消息后,吕老师颇感郁闷:“当初好不容易考进了六中,6年工作下来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理念,取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如果突然被调到别的学校,真的挺难接受的。”不少老师纷纷表示,在一个学校工作了6年以上,已经融入了各自学校的氛围之中,与学校有了感情,骤然调离,难免让老师们觉得失去了归属感。在厦门六中教授英语的刘老师直言道:“其实市属的7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不存在很大差别,况且我认为影响一所学校质量的因素,除了生源质量,还有学校的管理理念,个别老师的调动并不能对学校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部分老师仍对教师校际交流的政策心存质疑的同时,也有一些老师已经主动迈出了交流的步伐。厦门五中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说自己已经向学校报名参加此次教师校际交流。“我在五中当老师已经10年了,早已适应这里的氛围,学校也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我想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要把教育当作大教育,而不仅仅是埋头授课。”她说,“对我来说,最坏的打算就是到离家最远的厦门二中去。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氛围,尽管会有一些挑战,但这些都要去面对、去克服。”

    一些老师也表示,除去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走出去”其实并不难,但困惑仍旧存在:如果教师在原学校培训或是课题研究进行到一半,遇到工作调动怎么办?今年厦门进行了教师职称改革,一些老师的评优、评职称进行到一半,到新的学校去,是否需要从头来过、重新考核?

    “按照政策,如果‘幸运’的话,在45岁前我有可能被调动3次。”吕老师说,想到不管表现如何,6年后可能还得换学校,自己的工作积极性难免受到打击。

    坚决推行教师校际交流

    面对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质疑声,厦门市教育局给出的答复是,推动教师校际交流是促进教育均衡的必行之举,也是大势所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校际交流,是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此次市属中学教师校际交流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师校际交流,并非要“削峰填谷”,而是要通过师资的流动,带动厦门市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此次教师校际交流问题上,厦门市教育局表现了坚决的态度,另一方面,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后,厦门市教育局最终也对直属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规定作出了一定调整:将教师交流年限由6年改为3年,规定参与交流教师的人事关系可保留在原校,并将电脑派位改为组织选派和个人申请相结合。而对积极参与校际交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教师,市教育局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此外,具备中、高级职称资格教师,交流到异校中、高级岗位的,其在原学校聘任的中、高级职务的细分等级可以保留3年,在此期间也可以参加学校的岗位竞聘。

    对此,各校的教师们普遍认为“更人性化”了。而朝着“教育均衡”的终极目标,厦门正稳妥地踏步而来。

    “今年,交流的人数只是应交流对象的10%,今后,这个政策每年都会持续执行,并逐步在全市推广。”厦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厦门六中校长刘卫平看来,为了促进教育均衡,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势在必行,“从我个人观点来看,这对教师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交流可以让老师们增加不同的教学经历,吸收不同的教学风格。至于现实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老师们摆正心态,不论到任何学校,一样是从事教学活动,一样可以做出成绩”。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郑若玲教授认为,教师的校际交流政策旨在打破学校界限、将师资配备在全市范围内做通盘统筹,充分发挥优秀师资的辐射作用,使全市学校尤其是薄弱校受益。厦门市目前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状态虽然在全国走在前列,但岛内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仍较大,校际师资的交流也仍需继续实行。俗话说,“流水不腐”,师资的流动除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也可以增加师资力量的碰撞机会,增强各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活力。所以,有必要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常态。

 

版权所有:福建开放大学闽ICP备 09037294号-11免责声明
指导单位: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福建省终身教育服务中心   福建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福建开放大学
咨询电话:0591-87809202